01
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市场调研部副主任刘彪在“兰格钢铁网2024年华中区域‘建筑-高强钢与新材料’产业链大会暨2024年‘金钢杯’华中工业用钢高质量发展产业峰会”上,就“2024我国钢铁行业运行情况及结构性变化”为主题发表了演讲。他表示,中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,钢铁需求也正在发生结构性变化,未来需求增长点将集中在能源、电力、制造业等领域。
2024我国钢铁行业运行情况及结构性变化
刘彪表示,目前整个钢铁行业基本已经形成了需求达峰的共识,这主要与中国经济发展密切相关。特别是“十九大”提出,中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。因此整体经济增长速度开始换挡、增长动能出现转换,投资对经济拉动作用开始走弱。
刘彪说,影响中国钢铁消费最关键因素是房地产市场走势。近年来,房地产的主要指标出现了大幅下滑。今年房地产新开工面积较峰值或出现60%的下滑,施工面积较峰值或出现30%的下滑。房地产市场的大幅下滑,对于钢铁市场的消费总量和消费结构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。并且本轮房地产调整可能还会延续至明后年,这对于螺纹钢(3487, -54.00, -1.52%)需求的影响较大。
从基建方面来看,前几年疫情期间,较多基础建设设施提前建设,这将导致后期的基建强度出现一定放缓。因此,整体房地产和基建钢需都将呈现回落的趋势。
刘彪表示,即便房地产市场的需求出现了大幅下降,但目前整体钢需并没有出现断崖式下跌;这表明其它领域,包括制造业等方面,对于整体市场需求的补充。
近年来,制造业钢材消费占比呈现持续增长的态势。同时,从供给端来看,呈现长转板、普转特的态势,热轧产线和中厚板产线成为热点,高端产品产线快速增加。刘彪表示,从钢筋和热轧板卷产量的变化可以反映出钢铁需求结构的变化,但需警惕板材、管材生产能力的过剩。
刘彪认为,未来钢材需求新增长点可能集中在能源、电力、制造业等领域。其中能源领域的石油或在2026年达到峰值,天然气或在2040年达到峰值,这表明油气管网建设还有较大的发展空间。另外,电力行业,包括风电和光伏都呈现大幅增长的态势,对于中厚板、型材、锌铝镁等产品的需求都有较大增长空间。制造业方面,汽车、造船、装备制造业等,都将对钢需形成支撑。
02
兰格钢铁网总经理、首席分析师马力发表了主题为“2024年下半年我国钢市行情展望及钢铁智策AI大数据解读”的演讲。他表示,8月初钢价大概率会触底反弹,下半年则有望小幅上行。
2024年下半年我国钢市行情展望及钢铁智策AI大数据解读
马力说,从6月份开始,钢厂生产逐渐开始减量。近期随着钢价的下滑,钢厂亏损扩大,叠加新旧国标的切换,整体高炉、转炉,包括轧线都将进行时间较长的检修,这对于产量将产生一定影响。
而从中长期生产来看,核心点集中在国家对于钢铁产能调控的政策上,今年国务院发布了《2024—2025年节能降碳行动方案》,其中对于钢铁行业提出了加强钢铁产能产量调控、深入调整钢铁产品结构、加快钢铁行业节能降碳改造的要求。如果下半年严格执行粗钢产量压减,据兰格钢铁网测算,下半年全国粗钢日均产量约在255万吨,相较于上半年粗钢日产水平将出现约36万吨的降幅,整体下降幅度较大。因此,需关注粗钢产量压减政策实施情况,这对于下半年钢市将产生较大影响。
马力说,从兰格钢铁网统计的社会库存数据来看,建筑钢材的总体库存相较去年同期下降了2%,而板带材库存相较去年同期增加了18.8%。另外,建材厂内库存同比增加了5%,热轧卷板厂内库存同比增加24%,中厚板厂内库存同比增加36%。目前板带材的库存压力相对较大。
马力表示,下半年需求尤其是投资需求或将出现好转。据“钢铁智策”兰格&腾景钢铁大数据AI辅助决策系统预测,下半年固定资产投资可能会恢复到5.5%~6%的水平;基建整体的投资增长速度或达到10%以上,甚至更高的水平。
此外,下半年政策有望继续加码。马力还说,虽然三中全会对于今年经济没有做出太多描述,但其中提到了坚定不移的实现今年社会和经济各项目标。结合近期央行开始降息,以及本月还将召开中央政治局会议,不排除后期出台更多强刺激政策的可能,这将有利于后期信心的恢复。
马力认为,本轮钢价的快速下跌已基本进入尾声,7月底到8月初大概率会出现反弹。下半年价格或呈现震荡上行的走势,但上涨空间不大。
03
湖北省统计局原副局长、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教授叶青以“宏观经济与湖北钢铁发展趋势分析”为主题发表了演讲。他表示,湖北地区正在加快建设国内一流低碳冶金产业基地,将重点实施5大行动,促进冶金产业向“智能化、绿色化、高端化”转型升级。
宏观经济与湖北钢铁发展趋势分析
叶青表示,湖北是传统钢铁大省,钢铁行业是非常重要的支柱产业,因此政府非常重视其发展。为推动冶金产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,湖北省委、省政府将低碳冶金纳入省内9个新兴特色产业之一。
叶青说,去年11月,湖北省政府新闻发布会上就特别提到了贯彻落实《湖北省低碳冶金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(2023—2025年)》,并对统筹谋划推进低碳冶金产业高质量发展进行了解读。同时,还提出到2025年,湖北全省低碳冶金产业营收力争突破5000亿元,培育2家营收过千亿元、8家过百亿元冶金企业,全省钢铁企业完成超低排放改造,前4家企业产能占比超过80%、80%以上钢铁产能达到A级环保绩效水平、40%以上钢铁及铜冶炼产能达到能效标杆水平。
叶青表示,湖北还将重点实施5大行动,第一是千亿企业培育行动,支持打造汽车用钢、工程用钢、高端压延钢、精品薄材“四个百万吨”专用钢产品群。第二是优特产品唱响行动,支持武钢有限打造全球领先硅钢生产基地,支持大冶特钢打造国家特殊钢产品研发生产中心等”。第三是创新能力提升行动,支持央企在鄂设立研发中心,推动设立中国宝武武汉研发中心。第四是绿色低碳跃迁行动。第五是产业融合发展行动。届时,将进一步促进湖北地区冶金产业向“智能化、绿色化、高端化”转型升级。